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期
编号:11867302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期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方法对65例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败血症的血培养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65例败血症中,革兰氏阳性球菌58例占89.2%(其中表皮葡萄球菌38株占58.4%),革兰氏阴性杆菌7例占10.8%;对各种抗生素均有较高耐药性(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对氨苄青霉素、青霉素、苯唑青霉素、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唑啉、泰能的耐药性>50%) 结论 ①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细菌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其中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及人葡萄球菌亚种。人葡萄球菌亚种的比例及耐药性均有增多趋势;②应根据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并检测MRS;③全面了解和掌握细菌种类和耐药性变化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科抗感染治疗的质量,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抗生素;病原菌;耐药性

    败血症是严重的全身性感染,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高。新生儿由于免疫功能不全,更易感染。血培养检出菌种的构成比随年代推移会出现变化,地域不同其变化也不尽相同[1]。及时准确地检出病原菌和合理选择抗生素是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成功的关键。本研究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4年内本院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作一分析,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指导临床更加合理使用抗生素。

    1 材料和方法

    本院新生儿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送检的血培养标本(均在应用抗生素之前常规无菌抽取静脉血3~5 ml),迅速注入血培养瓶(杭州天和),送细菌室,放入普通35℃孵箱孵育18~24 h,血培养瓶阳性标本(混浊黄疸等)立即接种血琼脂、巧克力琼脂和伊红美兰血平板(安图绿科);阴性标本培养5 d后盲种血平板,再过2 d后无细菌报阴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55 字符